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环球论坛|利比亚大选为何再度推迟?

来源:环球法律评论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2-0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(图为2020年6月5日拍摄的资料照片,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军在塔鲁纳市庆祝胜利。新华社发) 利比亚大选为何再度推迟? □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姚锦祥 或许是好事多磨。 2011年10月利

(图为2020年6月5日拍摄的资料照片,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军在塔鲁纳市庆祝胜利。新华社发)

利比亚大选为何再度推迟?

□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姚锦祥

或许是好事多磨。

2011年10月利比亚原最高领导人卡扎菲去世后,利比亚国内动乱已进入第10个年头。就在外界预期利比亚将于12月24日按原计划举行总统大选之际,利比亚国家高级选举委员会却再度提议,将选举延期一个月。此次大选可谓命运多舛,此前已历经多次延期,此次延宕,更是给利比亚的和平前景再度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。

·大选多次延期的主要原因

2014年以来,利比亚陷入民族团结政府和由哈夫塔尔所领导的东部武装“国民军”之间分庭抗礼的局面,在联合国推动下双方承诺进行大选,延期原因有以下四点:

第一,各方对选举法有态度分歧。尤其是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未同最高国家委员会进行商议,在十月初单方面通过了选举法。有人担忧这将有利于国民代表大会议长萨利赫的盟友哈夫塔尔,损害选举公正性。第二,各方围绕选举的规则还未达成共识,特别是候选人名单的确定,未来总统和议会将拥有哪些权力,以及谁来负责裁决和解决争端。候选人、各派力量与外国势力间的谈判仍在进行中,尚未达成一致。第三,更多人担忧若在条件不充分的前提下贸然选举,或会破坏脆弱的和平进程,引发新的战争风险。近期一些信号已经透出,各方均在进行军事动员,内战危机加剧。第四,利比亚选举监督机制不完善,各派立场差别较大,且没有中立的军事力量能公正地完成对选举全过程的监督和保护。

·中东和解氛围或助推情势缓和

选举再度推迟,引发外界对暴力即将回归的担忧。但当前情势也出现两个新变化,或会对利比亚前景带来积极影响。一是作为利比亚问题重要相关方,土耳其与埃及的关系近来快速改善,这或对维持利比亚和平进程稳定有所帮助。土埃两国或许会在东地中海油气资源的开发问题上取得突破,以解决双方在经济上的困境,当然也会影响到双方在利比亚问题上采取更加务实的立场。这代表着土埃关系以及东地中海问题的转变,以及对话和理解的开始。

二是利比亚内部各派开始展现出一定自主性。今年9月各派正式启动“利比亚民族和解项目”,展现利比亚人弥合分歧、结束分裂、停止流血的强烈愿望。而为真正推动和解,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释放了一批政治犯。同时,今年10月利比亚联合军事委员会签署一项全面行动计划,旨在要求所有雇佣军、外籍战士和外国军队逐步、平稳、有序地撤离利比亚。这同样对于降低冲突等级,恢复利比亚主权和领土完整,促进其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。中东国家展现出愈来愈强的自主性,也是近期的重要发展趋势,或会对地区热点的解决创造新的机遇。

·选举之后的利比亚还需要什么?

目前,国际社会对利比亚尽快恢复选举的压力加大,但利比亚所需要的东西远远多于选举本身。首先,利比亚必须要解决其境内数以千计的外籍战士和雇佣军的存在问题,以改善其安全环境。其次,无论何人赢得选举,改善经济的挑战依然十分艰巨,除了确保稳定的石油产量之外,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很困难。第三,如何控制其国内严重的非法移民问题,这也将检验新政府能否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规,并强化其对非法移民的管理。

除此之外,为了终结利比亚当前的困境,需要更为广泛的结构性改革,特别是在机制建设、经济和治理体系改革、安全部门改革、和解和过渡时期管控等关键问题上取得进展。这些任务仅靠利比亚自身很难完成,需要国际社会予以支援。但遗憾的是,从近期伊拉克及黎巴嫩等国的教训出发,可见西方国家从心理和政策上都未作出充分准备,结果导致这些国家的危机迅速升级。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,利比亚局势降温有利于周边国家利益,相关国家需要建设性地共同参与,努力将其“引导”回一个可持续和平、稳定和发展的轨道。

【专栏作者简介】

姚锦祥,2013-201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博连续项目,获法学博士学位。其中2015-2019年就读于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科,获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(双学位项目)。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,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,主要从事大国中东政策、日本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等中东问题研究。

文章来源:《环球法律评论》 网址: http://www.hqflpl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207/593.html



上一篇:美俄欧迎来冷战后“关键时刻”(环球热点)
下一篇:环球市场:乌克兰从24日零时起实施为期30天紧急

环球法律评论投稿 | 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| 环球法律评论版面费 | 环球法律评论论文发表 | 环球法律评论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环球法律评论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